村庄,越走越明亮
卜丽爽
一夜之间,柳树镇东岗村就亮了起来。
十几万朵小太阳,金灿灿地燃烧在村北的田野里。一条条金色的小溪,从向日葵丰的花盘上倾泻下来,顺着田垅,汇聚成一望无际的金色海洋。此时的我,游鱼般穿行于葵花地,任由慈祥的心形叶片抚在身上,再滑过去。我沉浸在海浪里,听涛声一波一波从过去涌到现在,轻轻讲述着关于金色的传说。
村庄的前世与一条河有关。那时河水顽皮,喜欢肆意探险,它从不起眼的小山沟里启程,一路迢迢,穿过大石桥,绕过娘娘庙山,执著地经过大地上的一个个村庄,之后,纵身跃入宽厚的三岔河,最终奔入渤海的怀抱。
水是大地上最温柔最坚定的事物。在寻找归途的旅程中,河水深深懂得包容与妥协的哲学,它随着地势起伏婉转,随着季节丰俭,用时光的凿,一寸寸凿空旧的家园,又雕刻出新的乡土。
现在,河水又一次成为村庄的保护神。绕村而居的河水,春种秋收,勤勤恳恳地操持着村庄的四季。完全比得过一位老母亲的精心。它养育植物一茬茬返青,成熟;它鼓舞动物扬起一只只蹄印,把鲜活的生命镌刻在莽莽田野之上。
河水从村东流进来,在村部北面打成一个波光闪闪的蝴蝶结。此时,荷花从蝴蝶结里露出头来。静静上扬的粉色花苞,在晨雾中,有羞涩的白色水珠,带着夜色从花尖滑落。现在就先让它酣眠吧。它的清梦正和村庄的梦一同生长,说不定就在某个清晨醒来。
从彩虹桥走过去,俯下身,一群锦鲢嬉戏于荷叶之间。它们比那些飞来飞去的麻雀还要热闹,挤成一团,追逐着荷的清香。我站在桥上看着它们,看着荷花和鱼群,如一幅画卷,绽放在眼前。我相信这一刻,一定曾让很多来过的人发出过感叹。感叹在新时代,村庄谱写出的新的传奇。
村庄本来就是“大地之子”,是大地精心哺育的血肉。从大地走出来的村庄,怎么会放弃蓬勃的生长?
朴实憨厚得如同石头、铁蛋一样的村名,养活了世代而居的我的先民们。这里和所有大地上的村庄一样,有了风就会有野花摇曳,有了炊烟就会按日月升起,有了牛羊鸡犬,就有了相呼相伴的现世生活。一代代植物、动物和着村庄一起,前仆后继,生生不息。
经村里老人带路,我们绕到村庄北部的盐马古道文化广场。一株一人来粗的老柳树,早早就站那里等着我们,在它身旁静默的,还有一眼古井。
老人亲切地摇起井把,三下两下,一桶清水就从井里升上来。舀一碗,清凉瞬间占据了我的心田。
甘甜清冽,天然纯真,没有沾染半分海水的苦涩,反而带着荷的一丝冷香。
“这是养活我们半个村子的生命水。”文明乡村建设,老人被评为“乡贤”,他是村里的“活档案”。
老人指着西方,视线越过水井,越过闪着金光的向日葵,越过明亮的村庄,翻过村边的树林和河面,直到二道沟、三道沟、四道沟,和一大片望不到边的青青海水相连。
“那里,从明朝就开始晒盐了。到了清朝道光时期,发展成著名的晒盐厂。每到夏日晒盐时节,一白无际,犹如雪原,是营口十景之一,名谓“南滩夏雪”。
村庄一度因盐而兴。来往不绝的运盐路上,村庄成为贩盐人马打尖的休息场。他们在大柳树下,喝一大碗井水,抽一袋汗烟,扯一番闲话。常年在盐水里泡着的人们,也只有在这个时候,能够享受人生片刻的清凉。
“过去的事,不能白白过去。你看,这里已经建成历史文化广场了。后来的村庄被日本侵占,又被战乱肆虐蹂躏,百孔千疮的样子,我们有责任让后辈们知道。这里曾经发生过的磨难、愁苦、荒凉,还有关于开拓、信仰和自由的故事。”老人说着话,眼睛再次望向远方,定格在那高高的葵花之上。
我仿佛听到贩盐的马车银铃声声,响彻在村庄。
在村庄里闲走。金色的小溪随处可见。从院子里,到院墙外,从村路两侧,到猪圈鸡舍湖边,哪怕有一尺空间,撞入眼帘的都是金色的笑脸。一张张,向着远道而来的人们打着招呼、问着好。有了葵花的村庄,炊烟都变换出幸福的笑脸。
其实这些向日葵完全是后来居上的外来移民。在肥沃的大地之上,东岗村人都有一股子牛劲。他们洒下的每一滴汗水都金光灿灿。改革开放后,他们曾经种出“岗豆”,成为家家户户餐桌上的美好记忆。他们拼尽力气,做好城市的“菜篮子”。
摆在路边的蔬菜摊,呼唤着我。黄瓜、茄子、豆角、西红柿,还带着院子里泥土的气息。它们新鲜、稚嫩,正是好时候。在它们身边,还有几颗青杏陪衬着,让我想到了望梅止渴的酸。
“尝一个。放心,没农药的。”
红头巾大姐敏锐地捕捉到停下来的脚尖。随着她的话音,一同传过来的还有一个西红柿,鼓胀着红色的小肚子。
起沙的,甜中带着细小的酸,口感瞬间穿越到童年。童年的味道与村庄的味道一拍即合。
“嗯。这些,都要了。”
这一次,村庄的新生,是借助网络开始的。它抓住网络传播的金线,利用网红小镇的人气,建造城市的“后花园”。乡村旅游,休闲民宿、采摘园、农特产品销售一条龙网上网下一起腾飞。金色的葵花、油菜花,从田垅推送到朋友圈、微信群,这些金色的花朵,被很多很多颗红心点赞托举,从辽南到海南,铺满屏幕的金色传说。
村庄的一切都是新鲜的。空气,水,花朵,劳作,合作社,新农村的日子,一天天翻出浅绿、深绿、浅黄、金黄。村庄拿出所有勇气淬炼、锻打、反复磨成一根针,美好愿望就会变成一根线,柔顺地穿进去,织成金光闪闪的画卷,向阳而生。
千万个东岗村正在大地上开出金色的向阳花。
(作者为营口市作家协会副主席、作家)